語系選擇
關閉
0
0 件商品
總計NT$ 0
前往結帳
會員登入
驗證碼
忘記密碼?
建立專屬帳號
2021 11 - 01

台灣碳費該定多高?8成企業喊這數字 政府徵收的「最低碳費」為10美元

再生能源相關新聞

2021/10/31 中時新聞網 編輯、 曹逸雯 、文、 商業周刊 、管婺媛

數百位全球政要、官員,正準備前往蘇格蘭最大城市格拉斯哥,參加11/1開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。這個長達2週的會議,涵蓋能源、金融到城市規畫等部門的跨國談判,將為未來10年擬定更積極的減碳氣候行動。

其中,最可能的成果之一,就是各國有望建立「全球碳市場」,讓企業、國家可以拿「碳信用」(carbon credits)或類似的價格計算機制,來交易、抵消排碳量,達成減碳目標。

一旦如此,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成員,麻煩卻不小──因為,要加入全球碳交易的賽局,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先建立內部碳定價,由此延伸的碳費、碳稅,也會是政府推動減碳的好用工具但,台灣政府對此卻連「八字都還沒有一撇」。根據環保署規畫,關於碳費的徵收價格、費率與細節配套,最快要在明年年底才會啟動。

企業盼採漸進模式 從低價起徵,再逐年增加

全球減碳競賽早已開跑,關鍵時刻,商周與綠色和平組織合作,針對國內碳排量前百大、占全台碳排量至少6成以上的企業,完成《2021台灣排碳大戶碳定價意向調查》,首次揭露這些重點企業對碳費價格的態度與立場。

首先,9成以上的企業碳排大戶,都支持台灣2050年達到二氧化碳淨零排放的目標,但卻有近半數企業對政府達標缺乏信心,落差極大。

原因何在?因為加稅、收費總是被看作選舉的票房毒藥,執政者擔心碳費收太高,引起產業界反彈,不但規畫速度慢,且溝通不足。

其實,碳定價制度可讓企業了解自己的排碳成本,知道成本後,才能因應市場價格調整營運策略、生產效能,提升競爭力。

但過去,台灣從政府到產業界,都只以「增加成本」的角度看待碳稅、碳費,導致產業在國際上缺乏自我保護的機制──包括碳定價、產業碳排量與碳足跡數據,都付之闕如。

「政府可以做得更多、速度更快,」綠色和平專案主任鄭楚忻說,該組織過去1年密集與產業公會和企業交流,明顯感受到企業界對政府的碳費規畫與如何達成淨零的路徑,仍是一片「霧煞煞」,「企業在什麼資訊都沒有的情況下,根本無法計算自己未來510年的(減碳)成本效益。」

「認為收碳費、能源稅,會對產業或經濟造成負面影響,這是台灣不論政府、企業間,存在的長期錯誤觀念,」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認為,若沒有碳定價相關機制、以給予企業經濟誘因,根本沒辦法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。

他認為,應將之視為產業升級的助力,「難道碳價格高、能源稅多的歐盟、瑞典跟日本,經濟發展有落後台灣嗎?」

相較歐盟對每噸碳排徵收60至70美元、韓國徵收16至33美元,台灣的碳排大戶們,在這次調查中,有逾8成企業認為,政府徵收的「最低碳費」為10美元,並採漸進模式,先收最低價格,再逐年增加到符合國際水準的定價。

其中,年碳排量達30萬噸以上的碳排大戶,有4成支持10美元,另有4成願意付費達20至40美元之間。

但政府的企圖心,比企業還不如。環保署去年8月曾透露有意仿照新加坡,1噸碳課徵3美元(約合新台幣100元)碳費,遭外界質疑價格過低,是無效碳費,後來才鬆口將再研議。

商周訪問首波可能被列入碳費課徵對象的水泥、石化、鋼鐵等產業後發現,企業雖在意碳費起徵價格,擔心增加經營成本,但更令他們憂心的是,台灣的碳費制度能否真正接軌國際,讓業者產品出口海外時,不必再被課徵碳關稅?

接軌國際比價格重要

碳排大戶:應考量產業差異

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日前在立院備詢時首度對碳價表態,認為每噸若徵收新台幣300元(約合10美元),產業負擔「會滿高的」,經濟部要考量貿易競爭國如韓國,價格不能太落後,「但也不必比高」。

相較目前全球64個實施碳定價的國家或地區,10美元大致接近或超過亞洲鄰近國家如中國部分省市、新加坡與日本,但仍落後於韓國,以及逾半數以上實施碳定價的歐美國家。

台灣碳費不必「比高」,但想要與國際接軌,太落後的碳定價也無法跟上全球趨勢。尤其,各國產業結構、物價、電價、稅費制度不同,不能只憑單一價格來比較。

例如,日本碳定價看似相對低,僅3美元,但日本工業電價是台灣2倍,又針對石油、煤炭、汽油、航空燃料等課徵多種能源稅。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計算,日本這些有關能源加總的「實質碳價格(Effective Carbon Rates)」,其實約達55美元。

「企業繳了多少碳費、做了哪些減碳的努力,這些都要歐盟認可才算數啊,不是我們說了算,」石化公會總幹事何麗君道出產業界疑問,「到底這樣課徵,是不是符合國際制度、被國際認可?」

她直言,例如台灣鋼鐵業的直接碳排量相對低,但國際上還要看電力排碳係數(指用電產生的間接碳排放),「到底台灣碳費訂定,有沒有考慮這些?希望政府要弄清楚,不要只是為了跟國際有交代,就來說服企業繳碳費!」

此外,碳排大戶最希望政府要將產業差異納入考慮,尤其碳排量超過三十萬噸的碳排大戶,在本次調查中更有高達6成,最在意這一點。

1支手機課新台幣100元,不痛不癢,但水泥業1噸課新台幣100元,我們會很痛!」一位不願具名的水泥業者分析,每生產1噸水泥,就會產生800多公斤的碳排量,因為製程本身的碳排就多又密集,「這不是半導體、ICT產業可以相比的⋯⋯。」

據了解,水泥業者在今年10月初也集體「上書」經濟部,除建議中央制定台版邊境碳費(向進口者收碳關稅),以保障國內業者競爭力,也希望政府考量產業特性來訂定碳費。

何麗君認為,製造業是最早、從2005就自主減排的一群,既然要藉課徵碳費建立減碳意識,就不該局限工業部門、年碳排量25000噸的碳排戶,包括住商等服務業,都該納入考量,甚至考量隨電徵收的可能性。

對此,負責與產業溝通的環保署、經濟部皆表示,會在考量產業競爭力、產業特性下來訂定配套子法。

碳費怎麼用?細則還待定

英國做減碳獎勵、補助升級

另外,幾乎所有受調查企業都認為碳定價或碳邊境稅,將會影響企業未來5年的營運策略與投資方向;尤其是未來5年的投資方向,包含減碳措施或電力採購等,近6成企業表示「影響很大」。

儘管碳排大戶間因產業差異,而對碳費制度有不同建議,但他們的共同疑問是:政府收取碳費後如何使用?是否會專款專用?

根據環保署今年10/21公告的《氣候變遷因應法》草案,雖將碳費納入溫室氣體管理基金,專款專用在溫室氣體減量工作、發展低碳相關技術、補助及獎勵投資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,但具體實施細則,留待配套子法出爐。

最早將減碳立法的英國,以及今年提出綠色經濟方案的歐盟,運用碳基金的方式,或可借鏡。英國除了將基金用途專款專用在減碳發展與獎勵外,還挪出部分稅收成立碳信託公司(the Carbon Trust),投資能源技術,並補助或融資促進產業提升能源效率,藉著公司模式運作,讓研發到資金募集的速度更快。而歐盟也預計建立社會氣候基金(Social Climate Fund),協助弱勢家庭、微型企業,不被低碳轉型所增加的成本、費用而壓垮、淘汰。

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(Antonio Guterres)認為,今年,將是全球對抗氣候變遷「成敗關鍵」的1年。當全球都在努力訂定氣候戰略計畫之際,台灣面對最重要的減碳工具之一—碳定價,也得加緊跟上國際腳步才行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211031000012-260410?chdtv

回上一頁